法议网丨律师在线咨询_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平台

公诉意见书是国家公诉人在法庭审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当庭发表的揭露和指控被告人的发言,现在称为公诉意见书,即过去所说的公诉词。那么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是怎样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包括哪些内容?下面法议网小编为了让您清晰的了解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看完后能够帮助到您!

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是怎样的?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是怎样的?

                                                      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


审判长、审判员:   

今天我们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本法庭,对xx市人民法院在此公开审理的被告人过失致人死亡、被告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出庭支持公诉,同时履行法庭监督职责。为了进一步惩罚犯罪,弘扬法制,维护社会秩序,现就本案发表如下公诉意见:   

一、规范、完整、合法的证据体系,准确、全面、有效地证实被告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军过失致人重伤的犯罪事实 在法庭调查中,公诉人讯问了被告人、询问了证人,宣读了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及有关鉴定材料,出示了物证,鉴定人当庭出具了鉴定结论。这些证据充分证实了本院起诉书对被告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指控。   

1、xx市xx路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证明被告人、已满十八周岁,且没有精神病等病史,两被告人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符合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构成要件。   

2、证人的证言,证明了被告当天在作案现场的事实   

3、xx市公安局尸体检验报告、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书以及DNA鉴定书充分证实了被告人的犯罪事实。   

4、法医尸体检验确认,被害人前腰部处一处伤口,全身三处伤口均是锐器所致。现场提取的单刃水果刀,经辨认系被告人使用过的作案凶器。这些证据证实了被告人作案的手段和后果。   

5、现场勘查笔录记载被害人的尸体位置,以及血迹的照片,搏斗的痕迹,均证实被告人的犯罪过程。   

上述证据均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合法程序取得,证据与证据之间可以互相印证,与被告人的当庭供述基本相一致,经过控辩双方的当庭质证,确凿无疑,足以形成一个完整、规范、合法的证明体系,客观全面地证实了被告人过失致人死亡故意伤害的全过程。

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包括哪些内容?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包括哪些内容?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44号文件规定,公诉意见书应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第一,对法庭调查的简要概括。

第二,进行证据分析,认定被告人的罪行。

第三,进行案情分析,概括案情的全貌,揭露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第四,分析被告人犯罪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

第五,进行法律上的论证,指明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阐明被告人应负的法律责任。

以上五项内容,并非每份公诉意见书完全具备,应根据案件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决定哪几项内容可写,哪几项内容重点写。公诉意见书文无定式,内容分标题和正文。正文分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一)首部

1.写明标题,即居中写文书的名称。

2.被告人基本情况及案由。先写被告人姓名(被告人为单位的写其名称),后写案由(即起诉书认定的涉嫌罪名),最后写起诉书的编号。此三项内容不必宣读。

(二)正文

1.抬头,亦称呼告语。根据合议庭组成人员情况书写,或写为“审判长、审判员”,或写为“审判长、人民陪审员”,或写为“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2.出庭任务和法律依据。根据新格式规定,此段文字表述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二百零四条和第二百零九条的规定,我(们)受×××人民检察院的指派,代表本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依法对刑事诉讼活动衽法律监督。现对本案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如下意见,请法庭注意。”

3.具体意见。根据新格式规定,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1)根据法庭调查的情况,概述法庭质证的情况、各证据的证明作用,并运用各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论证应适用的法律条款并提出定罪及从重、从轻、减轻处罚等意见。

(3)根据庭审情况,在揭露被告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基础上,作必要的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关于法制宣传和教育的内容是否需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结束语(小结全文)。其文字表述为:“综上所述,起诉书认定本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认定被告人有罪,并应(从重、从轻、减轻)处罚。”

以上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意见书》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
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过失致人死亡会坐牢吗?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多久?

 

推荐内容

立即预约法律咨询

微信咨询
一对一法律咨询
400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