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议网丨律师在线咨询_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平台

生命诚可贵不容得任何人侵犯,如果有故意致他人死亡的行为,将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此外没有故意致他人死亡的,也会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进行相应的处罚。那么过失致人死亡罪会被判死刑吗?过失致人死亡罪会留下案底吗?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赔偿?下面法议网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为您做出详细的解答。

过失致人死亡罪会被判死刑吗?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会被判死刑吗?


不会判死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过失致人死亡罪具有以下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具有致人死亡的行为;

   2、客观上必须发生了致人死亡的结果;

   3、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主体;

(四)本罪在犯罪主观上的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两种,该过失是针对死亡结果而言。

过失致人死亡罪会留下案底吗?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会留下案底吗?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属于犯罪行为,会留下案底。


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发现有案底的人不得从事以下职业:
 
1、公务员系统:包括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构、社会团体、参照公务员系列管理单位以及参军入伍等;
 
2、司法系统:包括法官、检察官、人民陪审员、人民法院书记员、人民监督员、警察、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
 
3、事业单位:教师、医师、会计、注册会计师、记者;
 
4、公司高管:公司董事、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企业破产管理人;
 
5、保险、证券类职业:期货从业人员、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工作人员、保险精算师、保险营销员、证券从业人员、拍卖师、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人员;
 
6、其他职业:导游、民用保障物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和爆破人员、注册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测绘师。

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赔偿?

三、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赔偿?


2019年过失致人死亡罪最新赔偿标准:主要费用有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等。赔偿方面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法院解决。
 
过失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1、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1)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3、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对于现实没有赔偿能力的,赔偿义务人可以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法院也会考虑适用此方式。

以上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会被判死刑吗?》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
刑事辩护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过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免除处罚吗?

 

过失致人死亡赔不起钱怎么办?

推荐内容

立即预约法律咨询

微信咨询
一对一法律咨询
400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