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议网丨律师在线咨询_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平台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详解

        #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详解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允许犯罪嫌疑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等待审判。了解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对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一、取保候审的基本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或者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它体现了我国法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人身自由限制较小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

1. 人身自由权: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但需遵守相关规定。

2. 工作权:可以继续从事原有工作,但不得从事可能影响案件侦查的工作。

3. 通信权:可以与外界保持正常联系,但不得串供或干扰证人作证。

4. 申诉权:对取保候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出申诉。

5. 聘请律师权: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

三、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

1. 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指定区域。

2.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更报告义务:如有变更,应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 传讯及时到案义务:在接到传讯时,应当及时到案。

4.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

5.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不得实施任何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行为。

四、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否则可能被撤销取保候审。

2. 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司法机关能够随时联系到自己。

3. 定期报告情况:按照要求定期向执行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避免敏感场所:尽量避免出入娱乐场所等可能引起误解的地方。

5. 注意言行举止:避免任何可能被视为妨碍司法公正的言行。

五、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后果

1. 没收保证金:如违反规定,已交纳的保证金可能被部分或全部没收。

2. 变更强制措施:可能被变更为监视居住逮捕等更为严厉的强制措施。

3. 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新的犯罪。

4. 影响案件处理:可能被视为认罪态度不好,影响最终量刑。

六、取保候审的期限

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七、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 咨询专业律师: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了解自己的权利边界。

2. 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讯记录、活动轨迹等,以备不时之需。

3. 理性表达诉求: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避免过激行为。

4. 配合司法机关: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

取保候审是一项严肃的法律制度,被取保候审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既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又不妨碍司法公正。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导致不利后果。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详解

以上就是《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详解》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取保候审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律师专业代理刑事案件提供无罪辩护减刑缓刑取保候审等法律服务

刑事拘留后如何快速取保候审专业律师解析刑事拘留流程与应对策略

企业非法辞退员工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及赔偿标准详解

推荐内容

立即预约法律咨询

微信咨询
一对一法律咨询
400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