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议网丨律师在线咨询_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平台

子女抚养费是指父母或对子女负有抚养义务,并为未成年子女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那么子女抚养费包括哪些?子女抚养费给到多少岁?子女抚养费不给会有什么后果?对于这些问题,法议网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做出详细的解答。

子女抚养费包括哪些?

一、子女抚养费包括哪些?

子女抚养费主要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内容。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21条 婚姻法第二十一条所称"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的教育费应当负担,但是因为上收费较贵的私立学校,贵族学校所多支付的择校费用,或者是因考分不够而产生的赞助费,不应当属于抚养费。
 
子女就读未经父母双方全部同意的,不同意的父/母一方可不支付该笔费用,由同意方父/母支付。

子女抚养费的确定标准参考以下两个因素:

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被抚养人的实际需要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被抚养人的实际需要以及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抚养费的给付方式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常见的给付方式有按月支付、按年支付或一次性支付等。

实践中,很多当事人都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因为这样一来省去要钱的麻烦。

子女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二、子女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关于子女抚养费给到多少岁我国法律已有明文规定。

父母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时止。

子女年满18周岁仍不能独立生活,确实需要父母给付必要生活费、教育费的,应另行起诉,法院会视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一般是指子女虽然已经成年,但仍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丧失或者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客观上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大学生起诉父母要求给付子女抚养费的案件。对于这种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父母确无给付抚养费能力,而子女能通过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能够维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父母可以不再承担生活费、教育费。

子女抚养费的确定需要参考离婚父母的能力大小,经济水平和孩子的生活、教育支出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相关规定:
 
1、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3、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子女抚养费不给有什么后果?

三、子女抚养费不给有什么后果?

一方不给
子女抚养费,另一方则可以到法院要求对方支付或直接申请执行。

若有应支付抚养费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以孩子作为原告,抚养孩子一方作为法定代理人起诉,要求应支付一方按离婚协议或判决支付。

不履行抚育义务的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前夫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
婚姻法》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法院进入强制程序时,一般需要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执行工作规定第十九条,对已发生法律效率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可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也就是说对具有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也可以不经申请,由法院依职权直接进入强制执行程。
 
强制执行的办法:一是提取、扣留被申请人的储蓄存款或工资等劳动收入。如请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协助从工资中按月扣除;二是查封、扣押、冻结、变卖被申请人的财产。是指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按照规定法院可将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交有关单位进行拍卖或者变买。强制负有义务的当事人履行义务。

以上就是《子女抚养费包括哪些?不给有什么后果?》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如何解决?

子女抚养费怎么支付?

不给子女抚养费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吗?

推荐内容

立即预约法律咨询

微信咨询
一对一法律咨询
400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