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员工怎么判?可以取保候审吗?
发布时间:2020-09-0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结果是扰乱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只要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即便构成本罪既遂。那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怎么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可以取保候审吗?非吸员工取保候审后会判刑吗?相信这是很多当事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法议网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看完后能够帮助到您。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怎么判?
犯罪情节不同量刑标准也是不同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量刑标准如下:
(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单处罚金量刑:
1、个人吸收存款额不满20万元或变相吸收存款不满3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10万元损失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损失每增加3.5万元或每增加2户,刑期增加一个月;宣判前全部退还存款人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2、个人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2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30户,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损失每增加3万元或增加2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
个人吸收存款10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8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单位犯罪责任人员量刑:
1、单位吸收存款额不满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不足150户,但给存款人造成50万元损失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
损失每增加7万元或每增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适用拘役刑不足以体现刑罚价值的,以有期徒刑六个月为起点;宣判前退还全部存款的,适用罚金刑;
2、单位吸收存款造成存款人损失100万元或吸收公众存款150户,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4万元或每增加3户,刑期增加一个月;
3、单位吸收存款500万元,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30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可以取保候审吗?
满足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三、非吸员工取保候审后会判刑吗?
会。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不会判决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会不会坐牢还要司法机关进一步审理后判决才知道。
非吸员工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期间根据事件不同结果也不同:
如果是公安侦查阶段取保候审有可能会继续移交检察院审查起诉,也有可能因证据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不构成或无法认定犯罪取消取保候审(就是无罪)
如果是检察院阶段取保候审情况比较多。
1、检察院认为证据充分足以定罪,会提起公诉,进入审判阶段。
在审判阶段,如果仍然是取保候审状态,那么有较大可能性(不是绝对)会被判处缓刑,就是给一段不超过三年考验期,在考验期内没有触犯国家对于缓刑管控的相关管理条例,则会免除刑罚,缓刑期间会一定程度的限制人身自由。
2、检察院认为证据充分足以定罪,提起公诉,但法院认为取保候审不能避免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害性,会变更强制措施,由取保候审转为逮捕,也会判处实刑,但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是较少见。
3、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不足以定罪,案件退回公安阶段补充侦查,如果公安部门经过两次退回补充侦查仍然无法提供充足证据,检察院则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存疑不起诉处理,同样,这种情况也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