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事案件中,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强制措施,允许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审理期间不被羁押。逮捕后,虽然申请取保候审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在某些情况下仍有可能被批准。以下是详细的解答和相关信息: 下面法议网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看完后能够帮助到您。
1. 取保候审的定义和意义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其最大的好处是嫌疑人可以获得自由,不必被羁押在看守所,同时案件继续按照程序进行。
2. 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以下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3. 申请取保候审的时机
取保候审有三个关键节点:
1. 公安拘留的30天内,向公安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由公安决定是否同意取保候审。
2. 公安报捕后,也就是拘留的30-37天,向承办检察官提交不予批准逮捕的法律意见书,由检察官决定是否逮捕。
3. 检察院逮捕后,向检察院提交的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由检察院决定是否同意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
4. 家属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家属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但建议委托律师处理。律师可以更好地分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备取保候审条件,并把握取保候审的时机。家属提交的申请可能因缺乏专业性而不被重视。
5. 逮捕后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性
虽然逮捕后申请取保候审的难度加大,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办案机关在逮捕后因相关证据的收集认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犯罪嫌疑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等),此时申请取保候审仍有可能被批准。
6. 取保候审的期限和注意事项
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 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 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 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 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7. 律师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
律师可以把握案件的进展,在关键节点前提交相关法律文书;会见嫌疑人,告知其自身权利,如何有条理地将事实说清楚,如何不被逼供、诱供;提供法律意见,向办案人员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与承办人员沟通。
8. 特殊案例
有些特殊情况下,律师通过专业的法律意见和证据收集,成功为嫌疑人申请到取保候审。例如,某嫌疑人因感染EB病毒后发展为鼻腔癌,通过羁押必要性审查成功取保候审;另一嫌疑人因女儿患有孤独症需要家人陪伴,最终也成功取保候审。
综上所述,逮捕后请律师能否取保候审取决于具体案件情况和嫌疑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律师的专业处理和及时介入可以大大增加取保候审的成功率。
以上就是《逮捕后请律师能取保候审吗》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逮捕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