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议网丨律师在线咨询_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平台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解析

        #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解析

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措施,它允许犯罪嫌疑人在不羁押的情况下等待审判。了解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一、取保候审的基本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二、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

1. 人身自由权:被取保候审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但需遵守相关限制规定。
2. 辩护权:有权委托律师为自己辩护,收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3. 申诉控告权: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提出申诉或控告。
4. 知情权:有权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知晓自己被指控的罪名。
5. 财产权:保证金在未违反规定情况下应当退还。

三、取保候审期间的义务

1. 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 及时到案义务:在传讯时及时到案,不得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3. 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或毁灭、伪造证据。
4. 不得从事特定活动:不得从事与犯罪有关的活动或进入特定场所。
5. 变更住址需报告: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四、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规定:必须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保证金被没收或被变更强制措施。
2. 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司法机关能随时联系到你,手机号码变更需及时报告。
3. 妥善保管相关文书:保管好取保候审决定书、保证书等重要法律文书
4. 积极配合调查:如实回答办案人员的提问,但有权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
5. 注意行为规范:避免任何可能被视为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

五、违反取保候审规定的后果

1. 保证金没收: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
2. 变更强制措施:可能被变更为监视居住逮捕
3. 从重处罚:在量刑时可能被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考虑。
4. 保证人责任: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可能被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六、取保候审的解除

取保候审通常在以下情形下解除:
1. 案件撤销;
2. 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3. 法院判决生效;
4.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取保候审解除后,被取保候审人应及时向执行机关领取解除取保候审通知书,并办理保证金退还手续。

七、专业建议

1. 建议聘请专业律师全程提供法律帮助;
2.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因焦虑做出不当行为;
3. 如实陈述事实,不隐瞒也不夸大;
4. 收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材料;
5. 定期与办案机关保持适当联系,了解案件进展。

取保候审是一项严肃的法律程序,被取保候审人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既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也配合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如有任何疑问或特殊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解析

以上就是《取保候审期间的权利义务及注意事项解析》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取保候审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刑事和解流程与适用条件解析:如何通过和解减轻刑事责任

减刑政策解读:如何合法申请减刑及最新减刑条件全解析

打官司收费明细及合理预算规划 专业律师解析诉讼成本构成与省钱技巧

推荐内容

立即预约法律咨询

微信咨询
一对一法律咨询
4006-15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