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一般判几年?伪证罪判缓刑的几率大吗?
发布时间:2020-09-01
伪证罪对于国家正常的司法秩序以及当事人的人身权利都有严重的危害,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统治者都对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那么伪证罪一般判几年?伪证罪可以判缓刑吗?伪证罪判缓刑的几率大吗?相信这是很多当事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法议网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看完后能够帮助到您。
一、伪证罪一般判几年?
伪证罪量刑一般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处以3到7年的加重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证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
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
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为走私、套汇、投机倒把、贪污、贿赂、重大盗窃、贩毒、盗运珍贵文物出口等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
5、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
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伪证罪可以判缓刑吗?
满足条件,即可申请判缓刑。
依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的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的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节,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的活动,进入特定的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伪证罪犯罪嫌疑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因此,在缓刑考验期内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遵守《刑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服从缓刑执行机关的监督。
同时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缓刑将会被撤销,对新犯的罪或者漏罪作出判决,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合并执行。
三、伪证罪判缓刑的几率大吗?
伪证罪是否判处缓刑需结合犯罪情节去综合考虑。
一般来讲:
1、伪证罪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有机会判处缓刑的。
2、如果情节严重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是不能被判处缓刑的。
伪证罪的特征:
1、适用范围:仅适用于刑事诉讼,对于民事诉讼中作伪证的行为,不属于本罪调整范围。
2、犯罪主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四类人,即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这四类人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如果不属于这四类人,其他人即便作伪证也无法成为该罪的主体。
那么,这四类人具体指的是哪些呢?
证人,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经司法机关的要求或同意,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的人;
而鉴定人,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依法鉴别案件中某些情节有无或者真伪的人;
记录人,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或者受委托担任记录职责的人;
翻译人,则是指司法机关指定或者聘请为外籍、少数民族或聋哑人等诉讼参与人充当翻译的人员,也包括为案件中的法律文书或证据材料等有关资料作书面翻译的人员。
3、客观方面:行为人在客观上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此处的情节应当是有重要关系的。
如果所虚假作证的内容是没有重要关系的情节,那么就不能以伪证罪论处。
那么,如何定义“重要关系”?应该是指足以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使轻罪受重罚的情节,或者有罪的人无罪或者重罪的人轻罪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