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发布时间:2019-10-11
近几年以婚姻为诱饵骗取钱财的案例时有发生,遭遇骗婚不仅伤财还影响了自己对婚姻的向往,那么骗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骗婚需要什么证据起诉?如何才能防范骗婚行为?为了帮您解答这些问题,法议网法律热文专栏小编特意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看完后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骗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按目前的法律,没有“骗婚”这一罪名。
如果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一般是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根据数额与情节处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二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惟一情节。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二、骗婚需要什么证据起诉?
证明骗婚的证据主要包括:
1、共同上当受骗的受害者的证人证言。
2、骗婚过程中的财礼收据,以及骗婚人的不正常行为表现可采取录音录像。
如果是告诈骗到公安局报案,将被骗经过向公安机关陈述,并说明要求提起公诉时附带民事诉讼,追回损失。
目前,我国的《婚姻法》对以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财物的不法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这使得众多的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从而利用合法婚姻形式诈骗他人的财物。
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对因不同形态的婚姻发生的纠纷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制度,即无效婚姻的宣告制度、胁迫婚姻的可撤销制度、合法婚姻的离婚制度。
基于骗婚是合法婚姻的定性,在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框架内处理,只能通过离婚的途径。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准予当事人离婚的条件,即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经调解无效,才准予离婚。
从婚姻法第三十二条可以看出,感情破裂标准是准予离婚的唯一标准。在骗婚案件中,欺骗者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与被骗人没有感情可言,也根本谈不上感情破裂。

三、如何才能防范骗婚行为?
对于如何防范骗婚,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范:
1、加强沟通了解,知己知彼。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闪婚的,但结局大多不好。
闪婚的尚且如此,对于婚姻中可能出现的骗局,应当多家防范。加强沟通了解,知己知彼可以有效防止被欺骗,即不能被“爱情迷失双眼”。
2、克制欲望,保持理智。骗婚之所以能够得逞,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克服“欲望”,而在有了“关系”后,更会丧失理智,为对方实施骗婚行为创造条件。
因此,为有效防止骗婚,在没有登记结婚之前,不要发生性行为,更不要同居。在最大程度上克制欲望,保持理智。
3、延长时间,保持距离。在骗婚行为中,时间是试金石,时间长了,什么都会暴露出来,骗子更会失去耐心。
保持距离也是为了使自己不被表象迷惑,为自己争取主动,减少被骗机会。
4、加强调查,掌握全面信息。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结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故调查对方家庭,就显得尤为必要。
这样做就可以知道双方家庭是否能和谐共处,家庭背景是否可以相互融洽。人无完人,掌握全面信息,可以有效减少骗子的可乘之机。
以上就是《骗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婚姻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骗婚会坐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