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议网丨律师咨询_法律咨询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动态 > 法律热文 >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罪?
发布时间:2019-03-27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性?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而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那么艾滋病该如何预防?故意传染艾滋病在法律上又该如何定性呢?下面法议网小编根据相关案例来作出详细分析。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罪?

 

【基本案情】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经不公开审理查明:2007年1月,被告人王某经某县艾滋病性病皮肤病防治中心确证为HIV-1抗体呈阳性。2013年9月5日16时许,王某与陆某商定在出租屋进行性交易,嫖资为30元。陆某在未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下与王某发生性关系。后二人被巡查的公安人员抓获。经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王某的HIV-1抗体呈阳性。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而实施卖淫活动,其行为已构成传播性病罪。鉴于王某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五十二条之规定,以王某犯传播性病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裁判理由】

1、艾滋病属于严重性病。

1991年8月12日施行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和梅毒......”根据该规定,艾滋病是与淋病、梅毒同一等级的性病。2013年新修订了《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虽然未明确规定艾滋病系性病,但是将艾滋病单列出来,规定其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这并不意味着艾滋病在医学和法律层面上被排除出性病的范畴,而是将其视为特殊性病。这种行政法层面上的立法变动并不影响刑法上“严重性病”的认定范围,更不能否定艾滋病作为性病的医学属性。同时,从疾病的传染性、危害性程度看,艾滋病与淋病、梅毒同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对健康的危害更远大于淋病、梅毒,理应视为“严重性病”。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罪?

 

2、明知自己携带艾滋病病毒而卖淫,故意伤害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传播性病罪都有可能构成,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本案王某不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构成犯罪必须造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的后果。王某从事卖淫活动,与嫖娼人员并无仇怨,对可能发生的致使嫖娼人员陆某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结果只持放任心态,同时无证据证实嫖娼人员陆某因此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出于间接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未发生危害结果的,不构成犯罪,故王某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王某出于希望或者放任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心里进行卖淫嫖娼活动,并使对方感染艾滋病病毒(或发病死亡),可以认定其构成故意伤害(致死)罪。

(2)王某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本案现有的证据尚未达到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证明标准。王某主观上称进行性交易时会要求对方使用安全套,如果对方不愿意使用,考虑到自己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对方的可能性较小,也会同意。可见王某并无恶意传播艾滋病病毒以报复社会的意图,只是为了牟利而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现有的证据无法证实王某的行为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危害,故王某也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有充分证据证实其得知自己系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后仍长期卖淫,与其进行性交易的人员众多,甚至导致艾滋病的进一步扩散,可认定其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本案王某只能认定传播性病罪,依照我国刑法相关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认定是正确的。

【案情总结】

艾滋病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感染艾滋病几乎意味着死亡。而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部分艾滋病患者基于各种动机利用自身感染艾滋病病毒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极易造成社会恐慌。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有民主党派提出在刑法中增设“故意传播艾滋病罪”的建议。

对此法议网小编认为,在我国现行刑法不能对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进行有效制裁的情形下,探讨在刑法框架内如何规制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确有必要,有助于有效应对日益多发的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

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罪?

 

艾滋病该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现阶段对于艾滋病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以上就是《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如何定罪?》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在线咨询律师
相关阅读
推荐律师
法律需求导航
法议网logo

法议网律师

信得过 请得起 靠得住

上一篇:2019民间借贷利息这么规定,你都知道吗?
下一篇:歌手大壮成老赖 被央视点名 老赖不还钱会承担什么后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