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张某与公司签署协商解除协议后,因公司未足额支付年终奖金向劳动仲裁委提起申诉,最终法院认定解除行为违法,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差额18万元。此类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使是双方签字的协商解除,也可能因程序或内容违法而被认定无效。
1. 胁迫欺诈情形:用人单位以审计调查、曝光隐私等手段迫使员工签字,如某制造业企业以“背景调查不合格”威胁员工接受低额补偿
2. 法定标准缺失: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典型表现为将13薪、年终奖等固定收入排除在补偿基数外
3. 程序违法:未提前30日通知或未支付代通知金,未依法办理社保、档案转移手续
4. 内容违法">:协议中出现“放弃一切劳动争议权利”等违反法律强制规定的条款
第一步:证据固化(24小时内完成)
• 保存解除协议原件及修改过程稿
• 录音录像沟通记录(需注意举证合法性)
• 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原始凭证
• 工作交接清单签字版本
第二步:专业协议审查
委托劳动法律师重点审查: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
• 条款是否存在《民法典》第497条规定的无效格式条款
• 是否遗漏竞业限制补偿等法定给付义务
第三步:选择维权路径
1. 行政投诉: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适用明显违法行为)
2. 劳动仲裁:收到解除通知后1年内提起(核心维权渠道)
3. 民事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15日内起诉
• 收到解除通知当日:开始计算仲裁时效
• 签署协议后30日:可主张重大误解撤销权
• 工资发放日后7日:核查补偿金到账情况
• 社保停缴当月:及时办理社保关系转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规定,违法解除的赔偿金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法定计算公式:
月平均工资×工作年限×2
(月工资指离职前12个月应发工资平均值,包括奖金补贴等)
1. 孕期员工: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违法解除除获得2N赔偿外,还可主张三期工资待遇
2. 工伤员工:除经济补偿外,用人单位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法定待遇
3. 服务期未满:可主张按服务期比例减免违约金,但不得免除法定补偿
最后提醒劳动者,签署协商解除协议时务必确认以下关键条款:
• 解除性质明确为“协商一致”
• 补偿金额分项列明计算方式
• 社保公积金缴至具体日期
• 附条件生效条款是否合理
建议在签署前至少预留24小时审查期,必要时可向12333劳动保障热线进行政策咨询。

以上就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被认定违法怎么办?专业律师教你如何应对非法解雇风险并争取合法权益》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劳动纠纷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当您在工作中遭遇欠薪、解雇等劳动纠纷,或是在合同履行中陷入条款争议,又或是不幸遭遇侵权却不知如何维权时,专业的法律支持能帮您少走很多弯路。翁雪娟律师拥有十年执业经验,这十年间,她专注劳动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民生领域,处理过大量类似案件——小到为劳动者追回拖欠的工资、为个体商户理清合同漏洞,大到为企业化解复杂的劳资矛盾、为被侵权者争取合理赔偿。她不仅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细节,更懂如何结合实际案情找到突破口,用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方案帮您解决问题。遇到这些麻烦事,就找翁雪娟律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帮您高效维护自身权益。晏律师助理微信号13699777520
延伸阅读
诉讼离婚程序详解如何申请离婚诉讼以及诉讼离婚流程步骤指南
婚姻纠纷律师专业指导离婚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争议解决
资深刑事辩护律师专精重罪案件辩护团队成功办理多起无罪释放案件提供专业刑事法律咨询与取保候审服务全力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