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多地人社部门公布社保稽查结果,多家企业因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被列入失信名单。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必须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按时足额缴纳的将面临以下严重后果:
一、经济处罚远超保费金额
企业需补缴欠款本金,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以上海2023年案例为例,某科技公司未为15名员工缴纳社保,最终被追缴38万元保费,另处罚金41万元,总额相当于应缴保费的2.1倍。
二、员工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索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费的,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2022年杭州中院终审判决某餐饮企业向离职员工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13.8万元。
三、工伤事故企业承担全责
未参保员工发生工伤时,所有工伤待遇均由用人单位承担。深圳某制造企业未参保员工因工受伤,企业最终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等共计89万元,远超正常社保缴费额度。
四、多重联合惩戒措施
税务部门将冻结企业发票申领权限;市场监管部门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领域进行限制;金融机构将下调信用评级导致融资困难。某建筑公司因社保失信被排除重大工程项目投标资格,间接损失超千万元。
五、法定代表人承担个人责任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申请法院扣押、查封其财产。2023年北京某广告公司法定代表人被限制乘坐高铁、入住星级酒店,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不良记录。
人社部2023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全国社保稽查案件同比上升17%,其中小微企业占比达63%。专家建议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合规优化用工成本:
1. 合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每日不超4小时)
2. 科学设置薪酬结构(合理确定缴费基数)
3. 善用疫情期间阶段性缓缴政策
4. 考虑人力资源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通过让员工签署"自愿放弃社保"声明的做法属于无效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明确规定,此类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随着金税四期系统上线,社保征收已实现与税务、银行系统的数据实时比对。2024年起,全国将推行社保"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违规企业除了面临2-5倍的行政罚款,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最高7年的刑事责任追究。
>
以上就是《企业不给员工买社保后果有多严重?员工权益受损企业面临高额罚款和法律责任》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劳动纠纷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当您在工作中遭遇欠薪、解雇等劳动纠纷,或是在合同履行中陷入条款争议,又或是不幸遭遇侵权却不知如何维权时,专业的法律支持能帮您少走很多弯路。翁雪娟律师拥有十年执业经验,这十年间,她专注劳动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民生领域,处理过大量类似案件——小到为劳动者追回拖欠的工资、为个体商户理清合同漏洞,大到为企业化解复杂的劳资矛盾、为被侵权者争取合理赔偿。她不仅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细节,更懂如何结合实际案情找到突破口,用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方案帮您解决问题。遇到这些麻烦事,就找翁雪娟律师,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帮您高效维护自身权益。晏律师助理微信号13699777520
延伸阅读
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教你三招快速拿回血汗钱维护劳动权益
打官司要花多少钱律师费诉讼费成本明细与收费标准一文看懂
入职一个月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员工权益保障与用人单位法律责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