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国电信诈骗团伙主犯落网 警方提醒市民警惕新型诈骗手段
近日,我国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件,抓获主犯及多名团伙成员,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这起案件的侦破不仅彰显了我国警方打击跨境电信诈骗的决心和能力,也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新型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据警方通报,该诈骗团伙长期盘踞在东南亚某国,通过冒充公检法人员、银行客服等手段,对我国境内居民实施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技术支持的"技术组",负责拨打电话的"话务组",以及负责转移赃款的"资金组"。
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警方掌握了该团伙的犯罪证据和活动规律。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多地警方联合行动,成功在国内某地将主犯张某抓获,同时在境外抓获多名团伙成员,彻底摧毁了这一跨国诈骗网络。
警方透露,该团伙作案手法专业,利用改号软件伪造来电显示,使受害人误以为是官方机构来电。据统计,该团伙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受害人数达数百人,遍布全国多个省市。
随着科技发展,诈骗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升级换代"。警方提醒市民,以下几种新型诈骗手段尤其需要警惕:
1. AI语音诈骗:诈骗分子利用AI技术模仿亲友或领导声音,通过电话实施诈骗。这种手段极具迷惑性,受害人往往因为声音相似而放松警惕。
2. 虚假投资平台:通过社交媒体或短信推送所谓"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项目,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APP进行投资,初期给予小额返利,待大额资金投入后便无法提现。
3. 冒充客服退款:谎称网购商品有问题需要退款,诱导受害人点击钓鱼链接或提供验证码,从而盗取账户资金。
4. 虚假征信修复:针对有征信问题的人群,声称可以"修复征信记录",骗取手续费或个人敏感信息。
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诈骗,警方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以下防范建议:
1. 核实身份信息:任何自称公检法、银行、电商客服的人员来电,都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身份,切勿轻信来电显示号码。
2. 保护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定期更换密码,不在公共WiFi下进行金融操作。
3. 谨慎转账汇款:对于任何要求转账汇款的要求,务必多方核实。记住: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要求转账。
4. 安装防护软件:手机安装官方认证的防诈骗APP,开启来电识别和短信过滤功能。
5. 提高警惕意识:对"中奖"、"退款"、"账户异常"等诱饵保持警惕,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如果不幸遭遇电信诈骗,警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报警: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诈骗信息。
2. 冻结账户:立即联系银行冻结涉案账户,防止资金被进一步转移。
3. 保存证据:保留通话记录、短信、转账凭证等所有与诈骗相关的证据。
4. 修改密码:如果泄露了账户密码,应立即修改所有相关账户的密码。
警方强调,打击电信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市民应积极向身边亲友宣传防诈知识,特别是要提醒家中老人提高警惕。同时,欢迎市民通过官方渠道举报可疑信息,共同构筑反诈防线。
此次跨国电信诈骗团伙的覆灭,再次证明了我国警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坚定决心。警方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同时,市民也应时刻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以上就是《警方成功逮捕跨国电信诈骗团伙主犯 涉案金额超千万 市民需警惕新型诈骗手段》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逮捕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当您或身边亲友遭遇刑事案件困扰,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严谨的证据链条感到手足无措时,找对专业的律师至关重要。晏华明主任律师拥有13年刑事实战经验,这13年里,他深耕刑事领域,从案件初期的会见当事人、分析案情,到庭审中的精准辩护、维护权益,每一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战技巧和应对策略。无论是常见的盗窃、故意伤害案件,还是复杂的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等,他都能凭借对刑法条文的深刻理解和大量成功案例的经验,为您制定针对性的辩护方案,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遇到刑事案件,选择晏华明律师团队就对了。晏律师助理微信号13699777520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律师专业代理各类刑事案件提供高效法律咨询与辩护服务
企业拖欠工资违法必究 员工维权指南与法律救济途径全解析
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团队为您提供高效法律咨询与辩护服务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