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4 热度:
近几年来骗婚的案件正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有不少受害者因此钱财两失,那么什么是骗婚行为?骗婚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相信这是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法议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为您做出详细的解答。

一、什么是骗婚行为?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骗婚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骗钱财,或用欺骗手段缔结可撤销婚姻的行为。
在实践中,骗婚行为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男性骗婚
1.和富裕的女性假结婚,离婚后获得巨额经济补偿。
2.和前妻“假离婚”,一旦和第三人骗婚成功,离婚后获得经济财富便再婚。
3.和高龄富裕女性结婚,女方死亡后,获得巨额财产的合法继承权。
(2)女性骗婚
1.为骗取财产假离婚后和其他男子再结婚;
3.利用男方病态缠身、神志模糊,结婚后,骗取对方转移财产、侵占对方财产的;
4.利用儿女的不孝使老年人再婚,骗取财产的。
骗婚的实质是以结婚为诱饵,诈取对方的财物。这里面有许多细节需要认真调查,因此,如果感觉到对方是在骗婚的,建议向公安机关报案,由专业司法机关来进行判断、处理。
法律依据:
同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二、骗婚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按目前的法律,没有“骗婚”这一罪名。受害人在遭受骗婚后,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民事处理机制
受害人遭受骗婚的,在民事规制上,受害人可在不同的阶段,并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采取要求行为人返还彩礼或离婚的方式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结婚登记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说明】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如受害人在得知被“骗婚”时,且符合以上法律规定的,可以针对行为人骗取彩礼的行为,要求行为人返还相应彩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如本条第(3)项规定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之情形,受害人的举证负担较重。
(2)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1)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2)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5)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说明】受害人因骗婚致使双方缔结婚姻的,可与对方协商离婚或在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情形下,采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除与行为人之间的婚姻关系。
在诉讼过程中,如婚姻关系经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效婚姻的,则该婚姻自始无效。
(二)骗婚的刑事规制
如果因骗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说明】因骗婚遭受财产损失,且符合《刑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的,受害人可以向有关司法机关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对行为人的诈骗行为立案侦查,并追究其刑事责任,追缴涉案财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什么是骗婚行为?骗婚行为会受到怎样的处罚?》的全部内容,如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找婚姻律师咨询,欢迎拨打法律咨询热线4006-158-168,法议网专业律师竭诚为您服务!
延伸阅读
哪些行为属于骗婚行为?